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牛金星说了募民屯垦,也说了操练士卒,但主要的意见却是向西开疆拓土,恢复汉唐故地,也就是进军西域,认为要中兴大明,就要向汉唐学习,要有进取心,将大明的疆域不断向西推进,不断地开疆拓土,让大明的百姓拥有更多的土地,而不是把西部的疆域停留在甘肃的河西。
沈廷扬则是倡议大开海禁,大兴海贸,并由此得出必须大练水师,保护航线,开疆土于海外的结论。
看着下面的贡士们,已经陆陆续续地动起了笔,崇祯皇帝起身离开御座,在大殿之中的贡士中间,象征性地走了两个来回,然后一转身离开了大殿,只留下几个内阁大臣,仍然坐在御座的两侧,算是充作监考官。
毕竟皇帝是主考官,而他们也只有做监考官的份儿了。
因为这次皇帝出的策论题通俗易懂,十分浅显,所以到了下午的申时初刻,五百名贡士就已经全都答题完毕,然后统一被礼部官员带离了皇极殿,统一安置在京师的会同馆,等候第二天的进士排名。
考完了殿试,本次恩科,算是画上了句号,对于那些无意于排名前后的人来说,这次进京赶考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,可以彻底放松一下了。
但是五百名进士统一被安排在了一起,而且由礼部官员看管,所以尽管很多人心里迫切希望出去庆祝一番,但还是强忍着那股兴奋和冲动,在会同馆里,循规蹈矩地住了一宿。
第二天卯时,照例是新科进士的传胪大典,同样是在皇极殿里举行。
皇帝亲自念出一甲三人的名单,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状元、榜眼和探花的名字,然后由内阁首辅念出二甲的名单,最后由这一科的主考官阁臣兼礼部尚书徐光启念出三甲的名单。
所有这一切完成之后,新科进士的排名,则张榜贴在礼部衙门口的墙上,公告天下。
其实对于这个排名,皇帝并没有多大的自主权,除非自己能在短短几天内,把所有的策论答卷看完,并给出评分,要不然,就只能在考官们给出的排序里略作调整。
最后,皇帝看到的,也只是内阁大臣阅卷完毕后呈给他的前十名殿试策论。
除非皇帝本人对前十名非常不满,想要大动干戈,否则就只能在这前十名中根据自己的喜好略作调整。
而崇祯皇帝并没有大动干戈,只是把排在前十名之中的史可法提到了第一而已。
史可法一甲第一,夏允彝一甲第二,张溥一甲第三,三人赐进士及第;吴伟业、沈廷扬、牛金星等二甲一百五十七人次,赐进士出身;吕大器、王章、高斗枢、宋应星、李信等三百四十人,赐同进士出身。
因为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后世之时对史可法民族气节的无限景仰,原本在崇祯元年恩科之中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史可法,这一次高中状元。
二十七岁的史可法,虽然曾经也幻想过这么一天,但却绝对不敢奢望这个美梦真的会变成现实。
所以自从皇帝在皇极殿中念出状元的名字之后,史可法就始终处在一种有点迷醉和恍惚的状态之中。
直到传胪大典结束,新科进士们再次回到会同馆后,在众人的恭贺声中,才渐渐变得清醒。
李孟辰、牛金星、李信等一众同乡,也是围着他起哄让他请客摆酒,并不缺钱的史可法自然是连忙答应。
朝廷对新科进士的安排,很快就出来了。
一甲三人,自然是按照惯例进入翰林院任职,史可法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职务,夏允彝、张溥则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务。
其余人等,则要在吏部举行的朝考之后,按照综合排名,参考个人意愿,然后分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或者六部主事、观政、中书舍人、行人,以及七品州县官等职务。
昏天黑地,末日愁惨!少年傲立寰宇间,一拳轰开天门,诸神惊惧!魍魉横行,少年负手乾坤定,一足踏碎地府,至此,武祖之名成为传说。...
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,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,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,我去上学了!柳下借阴,阴魂不散!!!...
七年前邂逅的女人突然打来电话,求他照顾好他们的女儿。为了保护女儿,她选择了以死相抗,殊不知他早已权倾天下...
人界当学霸,迎娶高富帅,成为人间霸主?只想说,你们都想多了?求放过,我只想当个普通的应届生!(ps已有两完本,坑品还算优良,放心跳下来啊!)...
萌妻遇上冷面男,我说这位大叔话没说完。男人面瘫打断了她的话,二十七,只比你大一岁。赵琳嘴角抽啊抽。这人肯定有毛病。还是讲道理好了,免得发病把自己灌成水泥块了。赵琳干笑道,二十七岁先生顾睿炎,我的名字。男人再度打断了她的话。...
美女班主任喜欢刁难我,直到那天,我捡到了她的优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