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方言仅仅是一个入口
崔卫平:坦率地说,我对诸如“方言”
、“地方性”
、“地域色彩”
这一种东西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,实际上,我们关心的还是普遍性的问题。
如果一个东西据说仅仅是有关“方言”
或“地方性”
,那我为什么要阅读它?但我看了《马桥词典》之后,感到那种由“方言”
、“地方性”
所代表的物质性(卡尔维诺语)已经得到了转化。
如果说那种物质性的东西是“重”
,那么“重”
的东西已经分解离析为“轻”
。
韩少功:普遍性总是在具体和特殊的事情中显现的,比如世界上并没有“语言”
这个东西,只有具体的语种,再下一步就是方言。
我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注意方言,这种注意并不是要玩一点奇装异服、奇风异俗、异山异水,不是要玩东方主义的猎奇,其实那正是我不以为然的东西。
比方这本小说中有一个词条“梦婆”
。
如果我们懂一点外语,把“梦婆”
与英文的“lunatic”
联系起来,隐藏在方言中的普遍人性、或者说人类普遍的文化经验就浮现出来了。
马桥人用“梦”
描述精神病,英美人用“月(luna)”
作精神病一词的词根,都是注意夜晚与精神状态的联系,这是偶然的巧合么?再比如“火焰”
,在马桥方言中是非常抽象的概念,说你“火焰”
高,说我“火焰”
低;说读了书的“火焰”
高,说得了病的“火焰”
低,等等。
这些说法是什么意思?
崔卫平:小说中那一部分扑朔迷离,很精彩。
将“火焰”
这个十分抽象的概念用于口语,是马桥人思维中古老而又活跃的一面,几乎是不受限制地从人性的“外部”
一下子跳到了人性的“内部”
,表达了一个很深入的视角。
韩少功:这倒是我们共同语中的一块空白。
至少在“五四”
以后,在几乎西方化了的汉语中还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概念,来对译这个“火焰”
武侠古武未来征文参赛作品...
一夕之间虫灾天降,身为没有无敌异能没有超凡的功法的普通人,面对鲜血和死亡,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又该何去何从?(新书白垩纪禁区已上传,求收藏推荐支援!)...
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右相嫡长女白墨冉,温雅贤良,品貌出众,朕闻之甚喜,念其与太子实为良配,特册封为太子妃!一道圣旨,白墨冉幸福安宁的生活天翻地覆,成为了人人羡艳称赞的天之娇女。却也不过一夜之间,母亡父离,半面丑颜,被逐相府,无人问津。自此九年隐忍,与世无争,韬光养晦,只为一朝锋芒出鞘,拨开迷雾,将复仇之刃亲自送...
传闻左南臣,暴殄嗜血,手段残忍,无情绝爱。重生前,他对她强取豪夺,与世隔绝,霸占囚之。重生后,秦末哄臣大宝宝。左南臣,你让我出去玩好不好。左南臣,你让我学习好不好。左南臣,你给我宝宝好不好。左南臣,你听末末的,末末给你糖好不好。...
这一辈子不能做白富美,一定努力做高富帅他妈!卢阿暖穿越了,家徒四壁,娘软弱,弟妹众多,娘肚子里还有一个,卢阿暖一咬牙,决定向穿越人士学习,种田发家致富!可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楼兰国,处处碰壁,卢阿暖告诉自己,咱不拼爹,拼实力,拼人品。照样混得风生水起!...
他,中原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氏族皇子。幽蓝的眼睛是魔鬼的象征,身体里流着母氏奴隶最卑贱的血,却一步一步,走上权力的巅峰!孟青夏,史前遗迹考古人才,穿越到这个坑爹的原始社会!作为奴隶,身处食物链最末端,作为他的奴隶,逆袭,那是肯定的。情节虚构,请勿模仿...